每当看到病人痛苦绝望的样子,我既感到欣慰又心酸。不知患者为何“渴时挖井,斗时投锥”。未知。
根据笔者的经验,几乎所有重症患者都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调整心态,为什么没有早点锻炼身体,为什么总是熬夜、酗酒、沉迷于损害精力的性活动……然而,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却是:船已成舟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根据中医的概念,引起人体疾病的因素可归结为三类,即内因(七情: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)和外因(七情: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)。六邪: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)。 、火)和内因、外因(饮食不规律、起居不规律等),只要注意这三个方面,很多疾病是可以完全避免的。
为此,无论是确诊后为患者提出保健注意事项,还是到各地讲学,与大家分享中医的传统养生理念,我始终有一个心愿,那就是:通过改变人们的观念,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,让已经患病的人能够快速康复;让没有患病但生活中有不良心态、不良习惯,长此以往很可能患病的人,及时纠正不良习惯,避免患病。让热爱健康、追求高品质身心生活的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,通过坚持不懈的练习,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。
笔者在行医、推广健康理念的过程中,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。应出版社邀请,收集出版。这就是本书写作的初衷和由来。
什么是“内功”
什么是内疚?
即内义包括身义、脏义、心义三个层次。
所谓内功?
即内力,包括三层含义:身体健康、五脏六腑平和、内心平静。
第一级:身体健康
看看当今社会,有些人终日为了名、利、权而努力工作。俗话说,生活需要“三样东西”:房子、车子、钱。在“三子”的带动下,人就像发条的机器,整天奔波,小病小痛都忍着。
直到有一天,身体的不适难以忍受。体检后,医生告诉我:我得了某种病,或者需要终生服药,或者住院,甚至还剩多少天生存……
于是,就出现了“前半生努力赚钱,后半生花钱看病”,甚至“钱在银行,生活在天堂”的人生悲剧。上演。 1800年前的东汉也上演过类似情节的戏剧,只是设定不同……
仲景先生在《伤寒论·序》中记载,当时的人是这样的:“但争荣,争权,争名利,崇的是结局,而忽视了结局”。原来,外表美丽,内心憔悴。”
意思是:人们只是急于追求权力和财富,踮起脚尖仰视权贵,匆忙地投入到名利的追求中,重视那些次要的外在事物,轻视和抛弃了生存的根本之道。保持健康,让自己的外表变得奢华。 ,让一个人的内心变得憔悴。但我从未想过:如果皮没有了,头发怎么会附着呢?
不宜只重视外在的事物(名、利、权、荣、富)而忽视内在的身体健康。所以,“内功”二字提醒整天沉迷于名利的人们:请注意身体健康!
第二层:五脏平和
西方的运动方法主要以锻炼肌肉为主,如跑步、打篮球、踢足球、举哑铃、健美等,可以使心跳加快、呼吸加快,甚至引起气喘、出汗。其特点是肌肉强壮,心肺功能增强。目的。
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主要注重锻炼内脏器官。形式上是引导与呼吸相结合,如八段锦、五禽戏、易筋经、太极拳、腹式呼吸、冥想呼吸等,在锻炼肢体的同时,配合呼吸调整,保证动作是轻柔、缓慢、持续,脊椎折叠倾斜,呼吸深长、均匀。
从中医角度来看,动作缓慢、轻柔,是为了疏通十二经络;折叠、倾斜脊柱,旨在疏通任督二脉;呼吸深、长、细、匀,目的是协调五脏六腑之气,使之不断循环。
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,缓慢而轻柔的运动有助于放松大脑皮层,激活自主神经系统,增加胃肠蠕动;脊椎的倾斜配合呼吸,可以引起横膈膜的升降,使内脏器官轻轻活动,使平时无法锻炼的内脏器官得以血液运行。
现代人生活压力很大,尤其是大脑皮层不能放松,所以植物神经系统的协调性降低,内脏器官无法伸展。尤其是思虑过多、愤怒、郁闷之后,手脚冰凉,口干舌燥,胸口感觉有堵塞感。 、食欲减退、睡眠不安、精神不振、神疲乏力,都是五脏气郁的表现。
练功后,手脚温暖,口中生津,胸腹通畅,肠胃咕咕,食欲正常,睡眠安宁,精神焕发。运动后会精力充沛,神清气爽。这些都是五脏六腑平和的表现。表现。 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根据现代医学认为,这是大脑皮层松弛、交感神经抑制、副交感神经张力增强、内脏蠕动增强、血液供应充沛、内分泌腺活跃、能量储存的表现。
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,符合“内强”即古称导引金枪鱼原理的运动方法,配合药物、针灸治疗,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因此,经常教导患者一些自我锻炼的方法,如揉腹等。 、内强、强肾功夫、转圈、开合肩松手功、五体投地功夫、筋骨去骨、站姿、打坐、腹式呼吸、舒心、五脏养生-保存练习等许多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这些奇妙的锻炼方法,都是源自古人。它们不仅符合传统的养生原则,而且非常简单实用。临床效果不错,但笔者不敢私下公开。我将在本书的第一章详细介绍。
此外,生活中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,比如饮食、睡眠、房事、衣着等,生活方式要符合自然的原则,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。五脏平和,气脉畅通。这些内容将在本书的第4、5、6章中详细讨论。
第三层次:内心的平静
养生的最高境界在于养心。心神平和空灵,五脏自然平和,真气自然顺顺,身体自然健康。所以,内力的第三个含义就是内力——内心的平静。
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云:“清静虚无,真气随之,神气存内,病不宁。”此乃养心之道。 “道是德之体,德是道之用”。遵循“道”,说话做事自然就是“德”,心的自然状态就是老子所说的“常”。 《道德经》第五十五章云:“复生谓之昌,知昌谓之明。若不知昌,则妄为而为恶。”
因此,为了恢复内心的正常状态,古人称之为五常: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这些也被称为五德,对应于木、金、火、水、土五种元素。对应的内脏有肝、肺、心、肾、脾。所以,修心的根本是恢复道德,按道德行事。一是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; ,沐浴雪灵,这才叫修身。
在这种状态下,你没有物欲的负担,你的心是空的、自然的。因此,每天当你的思想、言语、行为符合自然法则——“道”时,这就是“德”,也称为“五常”。基于此,你的心自然就会平和空灵,保持健康。最高的心境——“养心”的效果意想不到地到来。
七情致病的原理和修身养性的好处,在中医经典和历代医家著作中都多次提到,自古就有。 (请关注微信:pengxinboshi)现代医学称之为“身心医学”。尤其是现代民间教育家王凤仪先生,对于五常、五毒(怨、嗔、恼、怒、恼)以及五行五脏之间的关系有很多认识。 。随着更多的使用和实证,笔者在研究这些古代圣贤著作的基础上,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,发现心中的五常情和七情确实对身体有影响。健康和疾病。在临床实践中,笔者也有一些体会。本文将讨论这些具体内容。本书第2章和第3章有详细的讨论。
“内功”的三层含义在本书中一一展开。衷心希望读者能够获得身体健康、心灵平静、内心平静,过上身心和谐的幸福生活!
未完待续,明天会有更多精彩内容……
免责声明:本文仅供健康知识分享。本文提到的药物、方剂、针灸等各种治疗和保健方法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,不宜自行使用。对于因使用不当引起的任何问题,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联系本站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taisitefx.com/html/tiyuwenda/8559.html